病例1:直肠癌切除术后预防性回肠造口脱垂1例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9日
【一般资料】
患者男,57岁。
【主诉】
因"直肠癌术后近2个月,预防性回肠造口肠段脱垂伴停止排气排便2d"入院。
【现病史】
患者2个多月前因排便习惯改变就诊我院。
【辅助检查】
结肠镜检查提示:肿瘤下缘距肛缘6cm,大小约3cm×4cm;活检:高分化腺癌。
盆腔MRI:直肠中段左侧壁高信号,边界清楚,局部突破肌层。肠周、直肠上动脉旁及肠系膜下动脉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胸腹CT未提示肝肺等远处转移。
【初步诊断】
cT2N0M0。
【治疗经过】
遂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右侧脐旁经腹直肌切开腹壁,可通过2~3指,距回盲瓣约15cm将回肠提出,行双腔造口,手术顺利。
术后病理学结果:浸润性中分化腺癌,大小约2.5cm×1.5cm×1.0cm,侵至黏膜下层,未见脉管癌栓,肠周及系膜血管周淋巴结0/13,断端未见癌残留。
术后病理学分期:pT1bN0。患者术后未进行辅助治疗。术后进普食,回肠造口排气、排便通畅。
患者又因剧烈咳嗽后回肠造口近端肠段脱出,不能自行回纳,排便减少,尚有排气。两日后,患者感腹胀明显,排气、排便停止,遂急诊入院。入院时体温36.7℃,心率85次/min,血压130/95mmHg。腹部膨隆,肠鸣音约6~7次/min,无压痛及反跳痛。脱垂肠黏膜颜色变暗(图1)。试行手法复位,由于肠壁水肿,变硬,复位失败。

图1
应用白砂糖覆盖脱出水肿肠段(图2),脱水后肠管稍有缩小,但仍不能手法复位。

图2
当日行肠镜检查,提示吻合口愈合良好(图3),遂急诊行造口肠段肠切除,肠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3 d排气,5 d进流食,排便良好,出院。术后2个半月随访,患者饮食及活动正常,排便未见异常。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