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脂代谢规律被揭示
来源:健康报 作者:胡德荣 袁蕙芸 浏览:2844次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0日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尹慧勇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刘伟研究组合作研究,共同揭示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特征。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美国《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及生育年龄妇女人群中常见的多系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稀发排卵或不排卵、多囊卵巢、高雄激素血症,多伴有糖脂等多种代谢异常,显著增加罹患糖尿病、冠心病、子宫内膜癌等风险。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约为5.6%,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临床干预手段也十分有限。

尹慧勇、刘伟两个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在初诊尚未进行药物干预的65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运用脂质组学技术检测血清脂质谱,发现了3个脂代谢特征。一是肥胖伴脂肪肝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磷脂酰胆碱代谢异常,导致血清磷脂酰胆碱升高,溶血磷脂酰胆碱下降。二是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下降,而长链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些变化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有肥胖时,脂代谢紊乱更严重,如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升高会导致或加重代谢性炎症。而这些并不一定是雄激素的作用,但与肥胖的关系更大。三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尤其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显著降低。这一现象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中也得到了验证,证实在脂代谢过程中,胰岛素起促进作用,而雄激素起抑制作用,与临床上的发现一致。

专家认为,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标提供了线索。对于女性雄激素升高与代谢性炎症关系的认识,也为今后的临床决策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