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来源:委规划与信息处 作者:陈鸿君 聂智南 图:杨晓娟 浏览:1374次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8日

源调整机制、构建多元化办医新格局等作了具体规划。《规划》的亮点和重点在哪里?能给百姓就医带来什么变化和利好?9月14日,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张健及省卫生计生委有关处室负责人就相关问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规划》对全省卫生资源配置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谋划和部署

经过长期发展,建国以来,特别是医改以来,我省已经建立起了由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及可及性明显提高。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化医改的新要求相比,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疾病谱的变化等新形势的出现,给我省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新机遇、新挑战,亟需从省级层面对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出新的全局规划和总体部署。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当前面临的这些新问题、新要求和新变化,都要求我们必须对卫生资源配置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谋划和部署。

到2020年我省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为6.24张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省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为6.24张。每千常住人口医院床位达到4.84张,其中县办公立医院达到1.82张、市办医院达到0.9张、省办医院达到0.51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4张。同时提出,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低于8天的床位利用要求。

在此基础上,规划还对人才配备、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作出了要求,提出了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配备标准,明确了人才培养培训的目标和方向。到2020年,我省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59人、注册护士数达到3.24人,医护比达到1:1.25;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达到3.5人以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达到0.83人。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床位与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规定市级及以上医院床护比不得低于1:0.6。

“这些指标作为医疗卫生资源发展的指导性或约束性指标,与相关课题预测基本相符,既有助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又与卫生费用增长承受度相适应。” 张健主任介绍说,规划提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床位和人员发展目标可以实现,发展规模相对适宜。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

目前,全省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长沙,长沙有13家部省办三甲医院。这些医院,每天都像个战区,迎来送往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患者。预约抢时间,排队要挂号,“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成为常态,优质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从《规划》可以看出,未来5年,我省将大力推进省市县三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让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覆盖全省,从而带动全省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同时,大力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规划要求优先加强县办医院服务能力,支持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85%的县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规划》明确,省办公立医院主要向全省区域内提供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接受下级医院转诊,并承担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及相应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这种做法,既让基层百姓能在家门口看好病,更能让省级大医院集中力量攻克疑难杂症。

大力支持社会办医

社会办医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规划还从床位标准、设备购置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对社会办医给予支持,明确提出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左右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未来五年全省新增近5万张床位将全部用于社会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