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多元化退休政策破解人口老龄化难题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刘洋 浏览:943次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6日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已经超过了2.2亿,预期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5亿,老龄化水平将会达到17%,到2030年,我国老龄化程度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高的国家,养老问题异常严峻。”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张健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呈快速发展的态势表示深深的担忧。他表示,要充分考虑我国的人口结构、人力资源就业需求、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人口预期寿命及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等多种社会因素,呼吁实行多元化退休政策。

                                             1 

如何应对老年社会带来的不利因素,缓解我国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防范老龄社会给社保基金带来的收不抵支的风险,维系政策代际公平?张健委员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社会负面影响。他说,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如推迟一年退休就会影响到几百万大学生的就业;劳动力成本高,相对而言,老年人的工作效率低于年轻人,而老年人的工资支付要高于年轻人一倍以上;造成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如延长退休年龄,老人和小孩无人照料,有的家庭甚至出现老年人上班青壮年无事可做的状况。

“在基本工资与工龄的基础上,按百分比领取退休工资。”他建议,渐进式增加退休工资,以男60岁、女55岁为退休年龄,退休时,根据个人工龄、基本工资及缴纳社保的情况,按比例下调部分工资,以后每年适当按比例增加,直至65岁全额领取退休金。他认为,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又给更多的年轻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渐进式逐渐减少缴纳社保基金。”他提出,在现行退休政策基础上,采取退休后继续缴纳社保基金的政策。缴纳的比例可随着退休年限逐渐减少。以退休时缴纳社保基金金额为基数,每年逐渐减少缴纳社保基金比例,这样可增加社保基金的收入。

此外,他还表示,在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退休机制的弹性和灵活性,个人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家庭等情况,在男性年龄达到60岁、女性55岁,或工龄达到30岁,或社保基金达到一定的数量,自主选择退休或就业,既可考虑自己的身体因素和家庭需要,满足不同的个体需求,又可促进社保事业的发展,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