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浸润巨噬细胞或有抗肿瘤作用
来源:健康报 作者:李静 胡德荣 浏览:3332次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3日

    上海市东方医院胃肠外科韩俊毅博士与瑞士巴塞尔大学外科研究所斯本诺利教授的一项联合研究揭示,结直肠癌浸润巨噬细胞可以“弃恶从善”而具有抗肿瘤作用。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临床肿瘤研究》杂志上。

  巨噬细胞是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担负着“惩恶扬善”的重任,然而恶性肿瘤中的巨噬细胞却一直“恶名昭彰”。既往研究发现,在很多肿瘤中如果存在大量的巨噬细胞浸润,则意味着患者预后不好。 

  韩俊毅和斯本诺利研究团队对近千例临床样本进行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浸润并表达糖类抗原16的巨噬细胞与患者良好预后相关,进而推测其结直肠浸润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可能与其他大多数肿瘤不同,但这一结论一直缺乏证据支持。 

  据介绍,巨噬细胞在不同的微环境下,可以呈现截然不同的功能和表型,称为巨噬细胞极化。按此理论,根据激活后巨噬细胞的功能大致将其分为2类: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产生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巨噬细胞(M1型);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刺激产生的,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巨噬细胞(M2型)。

  科研人员首先利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的新鲜样本,发现M1型巨噬细胞相关的,包括GM-CSF在内的多种基因都有较高的表达,而与M2型巨噬细胞密切相关的基因表达却并不高,这提示结直肠癌中可能存在有利于抗肿瘤型巨噬细胞的微环境。 

  科研人员同时进行的体外实验研究也证实,GM-CSF可刺激产生抗肿瘤型巨噬细胞。40.3%的结直肠癌可见弥散GM-CSF蛋白表达,而在自身正常结直肠样本中,仅有约10%的样本有GM-CSF蛋白表达,两者有显著差异。存在非错配修复基因缺陷的病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有GM-CSF蛋白表达比无表达病人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产生的GM-CSF利于M1型巨噬细胞极化及聚集,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