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实现“病有所医”加强医学教育
浏览:1871次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3日

    北京2月28日电为了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中国正在大力加强医学教育,解决人力不足、医德缺失等现实问题。 

    继1990年卫生部召开首次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和卫生部28日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 
议。卫生部部长陈竺说:“时隔18年,这是中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他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学教育事业为卫生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据统计,目前中国卫生部门约有658万名工作者,其中,卫生技术人员约462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约96万人。2006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病人约25.7亿人次,其中住院服务7900多万人次。 

    “中国的主要卫生指标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中国人平均期望寿命已达73岁。”  陈竺说:“国际社会赞誉我们用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 

    然而,他指出,我国卫生人力现状还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卫生队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平衡、医护比例倒置、素质差异较大、培训工作薄弱等方面。 

     医疗资源的相对短缺和公共卫生制度的缺位,使“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始终未解决。据了解,中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的数量都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卫生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力和水平不足。乡镇卫生院无专业学历比例高达18.5%。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我国医学教育提出严峻挑战。”教育部部长周济说:“必须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中国正在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一制度建立后,农民可以享受质优价廉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城市居民可以获得“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 

    “这也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周济说。我们必须面向社会需求,统筹规划各学科、各层次、各阶段医学教育;采取定向免费培养、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为农村培养和输送实用的卫生人才;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设全科医学课程,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机构工作;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引导的卫生职业教育;开展专科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陈竺指出,近年来出现的医疗纠纷,有些与医务人员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缺乏、法律意识淡薄有关。因此,医学教育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强化人文关怀精神。此外,他还提出了加强中医药学教育和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建议。 

    2007年,中国已成为医学教育大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医学门类在校生达138.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门类在校学生达137.2人。中国通过实施医学教育改革,将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提高了医学教育的办学层次。 

     据了解,为支持医学教育的发展,中国中央本级财政将把医学教育生均拨款定额标准从7100元提高到10000元以上。教育部将把对医学教育的生均拨款情况作为审批医学类专业和核定招生计划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