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用药 杜绝安全隐患
浏览:2061次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3日

  这一警示也使得不少人紧张:“这些药是不是就不能用了?”“我已经用了很久,会不会已经埋下危险了?”“那么今后这些药怎么使用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药学专家,他们认为,美国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方式等有其特点,FDA就药品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发布这样的警示是比较常见的,这并不代表这些药就不能用了。因为一旦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明确,而且服用后弊大于利,那么FDA一定会发出停止使用或召回的通知。请消费者不必恐慌,目前这些药品完全可以照常使用。

  药学专家提醒大家:是药三分毒,大家应正确认识药物治病与致病的两面性。药品上市前要经过很多的临床实验,但有些毒副反应并不是通过实验就能发现的,潜伏时间可能会很长。因此,患者在服用时需要注意,任何药物长期、大剂量或不合理使用都会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使用处方药时,应咨询医生,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尽量避免大剂量、长期应用,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在服用非处方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注明的使用剂量和疗程用药。有些病人为了快速缓解症状便加大药物服用量,这样一来,肯定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所以在不能确定用药剂量是否适应时,最好向临床医生、药师进行咨询,自行购药、服药应谨慎。如果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去医院治疗,并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因为大脑和心血管还比较脆弱,应该避免或减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对于老年人群,由于其胃肠道的耐受性差,服用传统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引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性很高,加上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老年人在服用此类药品时应该更加注意,最好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该类药品。

  百姓用药存在六大安全隐患

  有专家指出,使用合格的药品不等于用药安全,只有合理地使用药品才能确保用药安全。消费者应该正确地认识滥用药物的危害,主动了解合理用药的知识,提高用药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目前,大多数人在服用药物时还是盲目的,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不少人生病不愿去医院就医,凭经验到药店买药,其中有4%的人看不懂说明书,多数人极度缺乏安全用药的常识。

  2、选择药品时不听医生的指导,而是认为价格越贵越好,产品越新越好。有调查显示,近1/5的人看广告买药、吃药。

  3、在自我选药时,大多数人最注重的是药物的疗效,而治疗的周期几乎被忽略,多数人对更深层次的,如耐药性、服药时间等方面明显认识不足。

  4、在用药习惯方面,许多人为了增强疗效而自行加大服用药物的剂量,有的人甚至有频繁更换药物的习惯。此外,还有不少人用茶水、牛奶等饮料服送药物。

  5、由于存在同一种药物不同名称的现象,所以,重复用药是消费者自我选药时最常见的问题。

  6、大多数人过分迷信抗生素,这种不当的用药行为将使人群产生机体耐药性,使用药物的剂量越来越大,在造成药物资源浪费的同时,还直接影响人口的素质。

(实习编辑:陈静梅)